
最新消息
暂无数据
资讯与点评

-
作者:青年评论家——吴京蓬 诗书画兼绝的通儒与清高孤傲的魏晋名士 刘佑局,中国著名艺术家、思想家、文化学者、文艺批评家,幻象主义绘画开创者,1955年生于广东揭西。出生于岭南的刘佑局,是岭南画派融合中西的艺术视野和求新精神的真正继承者。从岭南走向中国乃至世界的他,追寻的是岭南先贤的脚步——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他骨子里便是一个变革者。 刘佑局先生早年研习书法,精通诗文,曾“二步成诗”折服文怀沙先生,至今传为美谈。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他走了一条传统的中国通儒道路——诗书画诸艺兼精,渴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他比传统的中国通儒眼界要开阔得多,他懂得如何进退取舍。这源自于他身上与魏晋名士特别是“竹林七贤”相似的疏狂之气,这与他蔑视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性情气质有关——其内涵与人文主义精神相通。 刘佑局先生的身上体现着难以描摹的复杂性和多重矛盾。他既“处江湖之远”,又“居庙堂之高&rdq...
-
作者:Sergio Risaliti塞尔吉奥·瑞萨里缇(意大利著名艺术史学家) 几十年来,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已经不能再根据线性渐进的艺术发展历程来区分。在如今一个不断变化、全球都紧密相连、审美趋同的时代,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统治终究会被建立和巩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例如在装饰领域和时尚界存在着不同的艺术体验,但艺术创造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这些都影响了西方人的审美。甚至在物体形状的几何概念、空间和轮廓的理性表达方面,原来代表性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上个世纪的前卫艺术,经历过对线条和颜色的自主表达后,已不再依赖模仿,也不制约于物体和画像逻辑真实上的一致性。事实上,东西方文化本质上更加靠近,并且加速着相互间的影响。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也已经开放地面对国际化和现代主义,在接纳抽象艺术、抽象表现主义、非形象派艺术的同时,中国艺术也同自己的书法绘画传统,以及宗教哲学本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另一边,欧洲和美国的前卫艺术自十九世纪末,就已适应了装饰语言和实践表达,从而驳斥了传统...